本站咨询关键字

   最近,总有一些焦虑的妈妈找到我:孩子脾气特别大,我该怎么办?


在很多父母眼里,孩子发脾气,不听话,就代表着孩子的行为不妥,不够懂事。

可事实真是如此吗?




愤怒

其实是孩子的求救信号



有心理学研究发现:
孩子心中愤怒的最大来源,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没有人爱。
孩子愤怒时,虽然面上看着气势汹汹,内心却十分恐惧和痛苦。
他希望通过愤怒,来引起父母的关注。
他的愤怒行为,其实是在呼唤爱,渴求帮助。
著名教育家帕蒂·惠芙乐说:
孩子的怒气,通常掩盖着某个可怕的经历。
没有哪个孩子的愤怒,是突然就有的。
在节目《育儿大师》中,有一期来了个让父母特别头疼的暴躁男孩小花。
在节目里,小花把他爱发怒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比如,和妈妈一起出门买菜做任务,回来的路上因为又累又无聊,就发火哭闹。
或者,饭前因为一点小事,就生气地砸枕头,跑到角落里大哭大闹。
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太皮了,稍不如意就发火,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。
可后来大家才知道,小花3岁以前,就没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过,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。
父母长期缺位,小花内心其实是非常缺爱的。
他用愤怒燃烧一切,其实都是在试探父母对自己的爱。
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·德雷克斯说:
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,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。
孩子愤怒的背后,是爱和信心的匮乏。

如果我们一味排斥孩子的愤怒,就永远不可能看到这背后的真相。
也永远不会知道,孩子愤怒时,其实最需要我们的爱和帮助。



愤怒不可怕

可怕的是亲子联结断裂



心理学家李雪曾说:我们睁着眼,却是全盲。
深以为然。
我们很多人,明明爱孩子爱到骨子里,疼孩子疼到心尖上。
却唯独忘了去认真了解,孩子的需求和想法。
曾看过一段名为「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」的视频。
讲的是家庭教育专家兰海,在帮助管教一个情绪失控的男孩。
视频一开始,男孩就已处于很愤怒的状态了。

他砸椅子,掀桌子,丢东西,攻击人。
已经完全失控。
然而面对愤怒的孩子,他妈妈却仿佛置身事外。
既看不见孩子内心的呼救,也没有主动上去安抚孩子。
只是冷漠地坐在一旁观望。
和妈妈失去了情感联结,感受不到爱的男孩,愈发愤怒,哭得撕心裂肺。

愤怒作为一种原始的情绪,本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存在。
如果父母忽视或压制孩子的愤怒,就会让孩子内心失去安全感,失去对父母的信任。
亲子联结,也就开始慢慢断裂。
使得孩子要么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,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要么变得过分乖巧懂事,未来形成讨好型人格。
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网友心酸的分享。
该网友小时候,花了很长时间折了一罐纸鹤,打算送给外婆当生日礼物。

可有一天,家里来了个亲戚家的熊孩子,嚷嚷着要拿走那罐纸鹤。
网友不同意,结果她妈妈过来直接粗暴地抢走,送给了那个熊孩子。
网友瞬间就怒了,她歇斯底里的哭喊着,冲上去抢她的罐子。
结果,她被妈妈拎起来狂揍了一顿。
骂她不懂事,小心眼,脾气大……
网友被打得心灰意冷,彻底断了抗争的念头。
后来,她就很少跟大人抗争了。
反正抗争也没用,心也凉了。
她变成了一个“乖孩子”,但却很难再与父母亲近了。

孩子发怒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,孩子内心关闭了联结父母的通道。
从此势单力薄一个人,身在人群却如孤鹤,独自背着一身伤痛缓慢前行。
这一切,孩子无力挽回。
可作为父母的我们,却是可以的。



看见,是疗愈的开始



曾在《倾听孩子》一书中,看过一个真实案例。
有个单亲妈妈,独自带着两个儿子生活。
有一年弟弟生日,她按照弟弟之前的要求,给他送了一件和哥哥差不多的生日礼物。
可弟弟收到礼物时,却很愤怒,他大喊:
“你为什么送我这个?你心里根本没有我!只有哥哥……”
一串激烈言辞之后,他就要去摔礼物。

但妈妈没有训斥他。
她看见了隐藏在孩子愤怒后的东西:
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,对妈妈的爱产生了质疑。
于是,她平静地说:
“我很遗憾你不喜欢它,但我的确想要送你一件好礼物。
我非常爱你,决不愿意伤害你。”
她边说边靠近孩子,把手放在他身上。
“皮特,自从你出生那天你对于我就非常宝贵。
在我眼里,你那时是美丽的,现在你依然是完美的。”
听到这,弟弟开始哭了,他们拥抱在了一起。

妈妈接着说:
“你想再多知道一点儿,你小时候我有多爱你吗?”
弟弟点点头。
于是他们一起躺下来,互相依偎着,开始回忆往日的幸福。
就这样,在妈妈无条件的爱和认真的倾听下,弟弟彻底平静了下来。
并高兴的接受了生日礼物。
看见孩子,是疗愈的开始。
当孩子愤怒时,我们要把它看成一种暗示。
并问自己:孩子想要的是什么?

愤怒的背后,定有所求。
然后,我们只需平静的,温和的,不断给予孩子爱和帮助。
孩子就能慢慢变得平静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跟愤怒中的孩子讲道理,更不要斥责批评他。
这只会让孩子觉得,你在意的是对错,并不是他。
进而导致亲子联结再次断裂。
孩子愤怒时,接纳的效果远比说教要大得多。
在美剧《小谢尔顿》里,有这么一幕。
小谢尔顿突然在餐桌上发脾气,并愤怒离座。

可他爸爸找到他时,并没有责怪他,而是认真的听他说狠话。
直到小谢尔顿发泄完,爸爸才走上去。
坐在他身边,跟他分享他同样糟糕的一天。
并跟他说:所以,我理解你经历的事情。

爸爸的接纳,让小谢尔顿很快平静了下来。
所以,最后小谢尔顿对于爸爸提的建议,都欣然接受了。

一场怒火,就此彻底熄灭。
所以,面对孩子的愤怒,最好的做法是:
接纳愤怒,看见需求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。
才会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怀。
才会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。
才能学会更合适的表达愤怒的方法。






李玫瑾说过:孩子的脾气,是家长带出来的。
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心态、好情绪、好未来。
然而,再优秀的孩子也会有愤怒的情绪。
只有懂得好好回应孩子情绪的父母,能让孩子从中习得处理情绪的最佳方式。
也只有爱,能穿越愤怒,联结孩子的内心。
使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近。
海子的诗《活在珍贵的人间》里写着:
活在这珍贵的人间,太阳强烈,水波温柔。

这太阳,正如孩童冉冉升起的未来。

这水波,恰似父母慈爱的温柔。


人间珍贵,爱更珍贵。
愿我们的孩子,都能在爱中成长。
自信阳光,所向披靡。

 

Copy Right 飞跃家教中心 2021-2026 网站许可证号: 鄂ICP备20000519号